提到荒淫无度的皇帝,晋武帝司马炎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他不仅在宫廷中实行了标新立异的“羊车望幸”翻牌子制度,还将一位才女左棻纳入后宫,表面上是为了“提升门面、附庸风雅”,实际上,左棻却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工具人,不得不卷入宫廷的权力斗争,最后落得凄惨的结局。晋武帝登基时年纪轻轻,正值盛年,刚刚上位便迅速展现出他那庞大的权力野心。
即使在后宫已有数位嫔妃,司马炎仍感到不满足。毫不犹豫地,他决定扩充后宫的规模。打败吴蜀后,晋武帝顺势接管了他们的后宫,将吴国和蜀国的数千名美女调入自己的后宫,此外还动员民间暂停婚娶,强制选秀征集了超过五千名美女来充实后宫。
上万位美丽的佳丽填满了宫中的每一处角落,司马炎对数量感到满意,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让他烦恼不已。面对如此众多貌美如花的女子,选择困难症变得愈发明显,他竟不知如何在这些美人中作出选择。
为了解决这个难题,司马炎想出了一个荒唐至极的方法,这个方法后来被称为“羊车望幸”。每天他退朝后,会乘坐一辆由羊拉的辇车,悠闲自得地游览各个宫殿。无论羊停在哪里,他便在那座宫中赐宴并留宿,而羊的停留地点便成了他今晚的选择。然而,宫中的一些聪明宫女们注意到了羊的偏好,知道它喜欢竹叶和盐巴。于是她们巧妙地将竹叶和盐巴撒在宫门口,以吸引羊停下。
展开剩余74%羊一旦停下来吃竹叶,司马炎便会进入那座宫殿,享受宠幸。其他妃子们得知这一消息后,纷纷效仿,将竹叶和盐巴撒在自己的宫门前,希望能吸引羊的停留。然而,羊的行动并不完全受控,它时而停,时而走,让这一荒诞的“羊车望幸”成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宫廷游戏。
尽管后宫佳丽成群,司马炎依旧不满足,他还迎娶了才女左棻。左棻自幼聪慧过人,尤其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出众,逐渐声名远播。然而,与她的文学才华相比,外貌平平无奇,这让她在古代社会的美貌与才华的传统标准下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。左思因其文学造诣而广受认可,然而左棻的才华虽被赞赏,但在美貌上则显得逊色不少。
尽管如此,晋武帝司马炎却听闻了她的才华,决定将其召入宫中。公元272年,司马炎封左棻为修仪,然而她进宫后并没有受到特别宠幸,甚至因为不受重视,被安置在一间简陋的宫殿中。司马炎将她纳入后宫,并非出于真挚的情感,而更多的是将她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,提升自身的品味和文化底蕴。
在这个奢华的宫廷中,左棻的地位低微,似乎被当作一种文化装饰品来看待。她的才华被当作晋武帝品位的炫耀工具,像宫廷中的一幅古画或一座名贵的花瓶,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场合,她才被要求创作诗文以增添气氛。她的作品,虽闪耀才情,却也只能作为宫廷的一部分背景,未能真正触动皇帝的心灵。
左棻的文学才华被用来充实宫廷的文化氛围,她写下了许多赋诗作品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《离思赋》:
“骨肉至亲,化为他人,永长辞兮。惨怆愁悲,梦想魂归,见所思兮。惊寤号啕,心不自聊,泣涟洏兮。援笔舒情,涕泪增零,诉斯诗兮。”
然而,司马炎并不真正理解作品中的情感,他对左棻的欣赏仅限于她的外在表现,而未曾深入体察她内心的孤独与痛苦。她的作品变得像宫廷中的装饰品,写给宫廷宴会上的命题作文,赋予场合情感的光彩,却从未真正触动司马炎的心。
在这一切的背后,左棻的生活如同被双重痛苦笼罩。她不仅无法在婚姻中找到真正的感情寄托,也无法享受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丝温暖。作为才女,她的创作自由被束缚在宫廷的规则之下,必须为宫廷的需求而创作命题作品。在她的《离思赋》一文中,她的笔尖充满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,她借此宣泄自己在宫廷中的困顿与压抑。她的忧虑、失眠与悲伤,通过文字得以释放,但她的情感始终未能被理解或回应。
从她踏入宫廷的那一刻起,她似乎注定要过一种没有自由与欢乐的生活。随着晋武帝的去世,晋朝陷入了混乱,左棻的命运依旧没有改变。在西晋后宫的奢靡与荒淫延续下,左棻始终未能脱离那个宫廷中的束缚,成为了宫廷内一种没有真正自由的存在。她的一生如同被宫廷的枷锁紧紧锁住,始终未能实现她内心的渴望,甚至可能永远无法逃脱那种充满寂寞与凄凉的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